【学思践悟二十大】中国式现代化对学院高质量发展的启示

发布于  2023-03-10    文章作者:□ 建筑与设计学院党委书记 周小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从中我们能够深刻感受到,中国式现代化是符合中国国情、满足人民意愿、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代化。全体人民要深刻领会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坚持党的领导,坚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信心和决心,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做好各自的本职,贡献各自的力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心聚力。

作为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五大职能,需要通过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来将五大职能贯彻落实到基层、作用于师生。而学院是学校与师生联系的纽带,是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层单位,是落实五大职能具体任务的实施机构,所谓“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上级的各种决策部署将由学院层面落实到底。因此,学校领导各学院发展,各学院高质量发展也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基石,而学院要推进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师生头脑,积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全院师生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通过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结合笔者所在的建筑与设计学院实际情况,笔者在认真了解中国式现代化内涵的基础上,简要谈谈其对推进学院高质量发展方面的五点启示。

启示一:谱好“摸底、定规、落实”三部曲

面对“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始终从国情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因循守旧,保持历史耐心,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持续推进。”作为一个基层单位,建筑与设计学院成立近三年来,招生数每年有涨幅,教师数量不足压力大,显性成果不多效益不好,但学院上下始终坚持以党建为统领,坚决落实学校决策部署,立足师生实际,推动学院融合,服务师生发展。不过总体来说,还存在学科弱、师资缺、融合不充分、发展不平衡等问题,那如何破解难题推进高质量发展呢?

二十大报告中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论述给予的启示之一是:谱好“摸底、定规、落实”三部曲。首先是“摸底”,作为一个成立不到三年的学院,领导班子需深入师生当中,了解师生融合、学科发展、专业状况、内外环境等相关情况,摸好底做到“知己”,同时也要掌握国家需求、行业动态做到“知彼”,真实把握现实情况、发展瓶颈与突破方向;其次是“定规”,我们经常说“以制度管人管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深入了解情况之后,领导班子要从实际出发,适时提出规矩要求,广泛征询师生意见,修改完善形成规章制度;最后是“落实”,一份部署九分落实,制度不落实就会成为一纸空文,将伤人伤己挫伤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因此抓制度落实要定人定责,强化宣传教育、监督检查,让制度深入人心,成为自觉遵循。

启示二:做好“开源、节流、统筹”三件事

面对“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作为一个基层单位,建筑与设计学院在近三年中积极鼓励师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鼓励师生们“筑城建风骨、扬设计精神——争做有风骨有精神的建设者”。但由于学院目前存在的短板、弱项,导致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不尽如人意,面对这样的现状如何扭转呢?

二十大报告中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论述给予的启示之二是:做好“开源、节流、统筹”三件事。首先是“开源”,作为新成立的学院,领导班子要为师生进步、学院发展殚精竭虑,谋划在前、开拓进取,要依托教师资源、专业特色、上级政策,拓展社会服务、科学研究力度,提升政产学研水平,助力行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贡献求支持,开拓资源、创造效益;其次是“节流”,要在师生中开展勤廉教育,牢记“三个务必”,增强做主人翁的责任感、使命感,不忘初心立德树人,艰苦奋斗警惕“四风”,敢于斗争清正风气,让全体师生养成好习惯、好作风,勤勉干事、廉洁自律,爱护集体、先公后私;最后是“统筹”,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维护师生权益,完善分配制度,既要鼓励按劳分配又要注重公平效益,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让师生特别是教师群体能体会到效益与公平,能体会到获得感、幸福感,从而团结一心向前进。

启示三:定好“文人、文化、文明”三个位

面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个多学科并存的新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极力推进“大建筑、大设计”的格局,凝练出“德艺双馨、建设力行”的院训,鼓励师生公道正派、向善向美、知行合一、匠心发展,做有责任的设计师。但目前离“十四五”规划的预期还有一定差距,师生的成长还不够充分,这需要如何去提升呢?

二十大报告中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论述给予的启示之三是:定好“文人、文化、文明”三个位。首先是“文人”,教师是教育者,是有文化的人,要有文人的风骨、气度、修养,北宋大儒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充分表达了文人的胸襟与抱负。学院教师要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匠心设计,做有责任的设计师,为学生尽心,为社会尽责;其次是“文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要营造有品位的文化,一个是外在的表现如环境卫生、室内外装饰等体现出的品位,另一个是内在的涵养如师生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等展示出的品位,以内外兼修的文化品位塑造师生典型和学院形象,创造骄人业绩以提升师生的自豪感,让师生对学院有归属感并愿意为之奋斗;最后是“文明”,文明让生活更美好,因为她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一般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学院要推进高质量发展,就需要在创文明宿舍、文明班级、文明系(部、科、室)、做文明师生上下工夫,加强宣传教育、强化理想信念、坚持团结奋斗、形成优良传统。

启示四:种好“挖潜、培养、保护”三块田

面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作为一个新兴的学院,在开创初期就要把握好“和谐共生”的理念,要坚持以师生为中心,服务师生成长成才,使学院成为师生们共享共荣的共同体,有良好的政治生态、可持续的发展态势、创佳绩的师生团体。这种命运共同体是师生想要的,也是目前需要为之奋斗的,那如何才能形成呢?

二十大报告中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论述给予的启示之四是:种好“挖潜、培养、保护”三块田。首先是“挖潜”,要激发内生动力,要由内而外自发奋斗,虽然人无完人,但是人也各有所长,学院领导班子要种好“挖潜”责任田,深入了解师生并积极服务好师生,要善于发现师生优点并发挥作用,懂得扬长避短、因势利导,让师生发挥潜能;其次是“培养”,学院领导班子也要种好“培养”责任田,要清醒地认识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既要培养学生成长成才,又要培养教师发展提升,要让师生教学相长、和谐共生;最后是“保护”,学院领导班子更要种好“保护”责任田,要关心关爱师生,关注身心健康,纯洁成长环境,坚持依法依规,保障师生权益,营造干事创业、争先创优的氛围。

启示五:守好“平安、发展、共赢”三段渠

面对“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作为一个设计氛围浓厚的学院,师生富有想象力与发散性思维,有时可能表现在言行举止或者对人对事的态度上,但又是无伤大雅可以令人接受的,他们在绘画及设计作品的时候,有时又需要沉浸其中而促发创新创造的灵感。作为学院领导班子,既要善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又要善于保护师生成长成才的渴望,这需要如何去做呢?

二十大报告中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论述给予的启示之五是:守好“平安、发展、共赢”三段渠。首先是“平安”,学院领导班子要强化思想政治、意识形态、师德师风、综合治理、党风廉政等工作,加强宣传教育引导,保障师生平安稳定,引导师生听党话、跟党走,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其次是“发展”,发展是最大的民生,既有师生个人的成长进步,又有学院的发展提升,两者相辅相成,同时发展也需要有正确的方式、合作的态度、文明的手段,以形成可持续的和平发展;最后是“共赢”,应该说,个人服从集体,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而集体促进个人,集体是个人的坚强后盾,因此师生之间、师生个人与学院之间需要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正所谓“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没水小河干”,只有上下同欲,才能和合共赢。

新时代新要求,新学院新发展。建筑与设计学院全体师生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落实学校党委的决策部署,以贡献求支持、以特色争优势、以创新谋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质内涵及启示,奋力推进师生成长进步和学院高质量发展。


相关推荐: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